谁会因为看到树上的虫子而惊喜万分?
谁又会因为一只小蚂蚁而高兴不已?
没错,这就是对万物充满好奇的孩子们。
游戏缘起
在户外游戏中,糯米发现树上有很多的虫子,她立马喊来了老师观察,周围的小朋友马上也围了过来,他们叽叽喳喳地讨论着
老师,这是什么虫子啊?
这看着好像毛毛虫啊!
怎么会有这么多的虫子呢
为什么只有这几棵树有虫子,别的树没有虫子啊
它们是从哪里过来的呢
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,瞬间都特别的好奇。

基于孩子们的好奇,教师查阅了相关资料,小朋友发现的虫子叫“桂花叶蜂”,叶蜂科动物。它主要是寄主于桂花树上;幼虫食叶,发生时能在短期内把整株桂花的叶片及嫩梢吃光,对桂花生产威胁很大。
桂花叶峰

1、捉 虫
小朋友对于“桂花叶峰”都特别的好奇,基于幼儿的兴趣点,我们展开了一场捉虫游戏。
探讨:虫子在高高的树上,我们要怎么来捉虫呢?
我想爬到树上去捉虫
我们可以借助工具把树枝拉下来
我可以爬到梯架上去捉虫子
老师抱着我去捉虫子
在小朋友的回答和投票中,我们选择了用爬梯工具,小朋友站在高高的爬梯上去捉虫子,在大家齐心协力之下,我们捉到了很多的虫子。




2、养 虫
我们的养虫之旅正式开始啦!
首先找一个适合养“桂花叶峰”的容器



在小朋友的投票选择下,大家都认为蓝色的 容器是最适合,所以最终决定用它来养桂花叶峰。


3、探 虫
“桂花叶峰”它吃什么呢?
他会不会长大呢
它需要喝水吗?
它长大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呢?
小朋友对于这些小生命都充满了无数的好奇,请小朋友带适合的工具来幼儿园捉虫子,把捉到的虫子带回家观察,于是一场探虫秘密大挑战正式开启......




《3-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中指出:应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、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。教师在探究初期,鼓励孩子们在幼儿园寻找昆虫、捉昆虫,同时也为了追随孩子们的兴趣和探究欲望,让小朋友寻找虫子带回家,家园合作开展了亲子观察记录活动。
昆虫大探秘

{ 寻 虫 }
经过一夜春雨的洗刷,第二天小朋友想去捉树上的虫子,发现树上的虫子特别的少,其它桂花树上甚至没有,这是怎么回事呢?
肯定是昨天晚上的雨太大了,把虫子冲走了吧。
昨天晚上打好大的雷,雷声把虫子吓跑了把
是不是虫子知道我们来捉它,所以躲起来啦
小朋友的心中都充满了各种疑惑?

这时小石头突然大喊,老师,我发现虫子啦,原来是小石头在轮胎缝隙处发现了几只桂花叶峰,小朋友们一下就被吸引过去了,于是他们从树上找虫转移到地面寻虫。
{ 捉 虫 }
在地面上找虫子,小朋友们每天乐此不疲,一个关于洞的故事就此展开了。现在每天的户外自主游戏小朋友们就会开启挖洞、捉虫的游戏,每天都有不一样的发现。


{ 探 虫 }
小朋友们捉到的每一只虫子,他们都会特别的好奇,老师们也都会查阅相关的资料,告诉小朋友们关于虫子的秘密。



孩子们通过和爸爸妈妈观察昆虫、查阅相关的资料,完成了亲子调查表,在这个过程中,孩子们对常见的昆虫名称、外形特征与生活习性有了初步认识,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了下来,相信在这个过程中宝贝们和爸爸妈妈们都是收获满满。





通过家园共育,小朋友们了解到了很多关于昆虫的知识,宝贝们带着调查表和大家一起来分享,不仅仅可以分享知识的喜悦,同时也能够很好的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,相信通过这次的分享,孩子们对于昆虫的知识了解的更加全面。








教师总结:
大自然就是活教材,在大自然中奔跑、发现、探寻是孩子们最大的快乐。昆虫,作为地球上种类最繁多、分布最广的生物群体之一,它们穿梭于大自然的丛林间,有着独特的生存策略和惊人的适应能力。在孩子们的眼中,天上、地下、土里、花丛中、树枝上的昆虫既普通又新奇,他们渴望了解、探索关于昆虫的一切知识。
《纲要》中指出: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,利用身边的食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。小朋友们对于大自然中的昆虫充满了各种好奇和对未知的探索,“小小昆虫研究家”们即将开启更加精彩的探索,让我们一起来期待吧……